<pre id="hzffn"></pre>

    <rp id="hzffn"><rp id="hzffn"></rp></rp>

        <track id="hzffn"></track>
        <em id="hzffn"></em>

        <video id="hzffn"><video id="hzffn"></video></video>
        中國——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大贏家
        發布日期:2016/01/26

        SMM網訊:從巴西到南非,從原油到鐵礦石,價格暴跌幾乎遍及整個原材料產業。而中國則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
        中國獲得的最明顯好處首先是省錢。彭博社援引前高盛亞洲區副總裁Kenneth Courtis的估算稱,中國能從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中一年節省4600億美元。其中,原油的省錢空間最大,達3200億美元。這自然和原油價格較2014年年中暴跌之前的高價位下挫75%左右有直接聯系。

        中國官方也確認了這一點。中國商務部在本月20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2015年,由于原油、塑料、大豆、天然氣、紙漿、谷物、銅精礦等10類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,合計減少付匯1880億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.2萬億元)。這極大地削減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,并提高了效益。

       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,2015年,中國鐵礦砂、煤、成品油、銅等大宗商品進口平均價格同比跌幅分別為39%、21.8%、38.3%、17.1%。

       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21日在出席瑞士牛津經濟研究院駐香港亞洲經濟部門負責人、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Louis Kuijs表示,油價下跌給中國帶來的好處已經從較低的CPI,以及家庭能夠購買更多東西當中體現了出來。此外,如果油價沒有跌這么狠,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的盈利狀況會更糟糕。

       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買家,低價格顯然是個不可錯失的進貨良機。去年全年,中國的原油、鐵礦石、大豆、銅等進口量都創了新的紀錄。

        中國去年的銅進口量卻接近2014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。中國2015年陽極銅、精煉銅、銅合金以及半成品銅制品的進口量為481萬噸,較2014年的創紀錄的482萬噸減少0.2%。12月,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環比增加15.2%,同比增長26%,至53萬噸,為繼2014年1月觸及53.6萬噸之后的單月次高水平。

        追蹤22種原材料價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(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)本月一度跌至該指數自1991年創建以來的最低水平,創下史上最糟糕開年。2015年,該指數創下連續第五年下挫。國際油價一度跌至十三年新低,國際銅價則觸及2009年以來最低。迄今,市場上仍不斷傳來看空的聲音。

        更新時間:2016-01-26 11:23:14
        丁香av丁香亚洲色
          <pre id="hzffn"></pre>

          <rp id="hzffn"><rp id="hzffn"></rp></rp>

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hzffn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<em id="hzffn"></em>

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hzffn"><video id="hzffn"></video></video>